WAIC2025闭幕:参观人数预超35万次,投资额超150亿

日期:2025-07-31 16:18:38 / 人气:3



在烈日与暴雨交织的天气中,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于上海圆满落幕。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全球顶尖智慧,更以亮眼的数据和前沿的成果,映照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一、规模空前:全球精英齐聚,热度持续爆棚

今年大会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顶尖专家,其中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级奖项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超过800家企业参与。尽管天气多变,观众热情却丝毫不减,168元的单日展门票被炒至超千元,明星公司展区人潮涌动,有人一天暴走3万多步。

大会规模随AI产业发展持续扩张。截至7月28日14时,接待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56个采购团组,现场发布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60场项目路演,招募225个早期创业项目展示交流,初创企业与投资人有效对接超2000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超1200人次,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160亿元。线下参观人数预计达35万人次,展览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较2023年的5万平方米和2024年的超5.2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展品方面,展示前沿科技3000余项,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展品总数和首发首秀实现“双倍增”。智能机器人更是亮点纷呈,从2023年的20余款到2024年的18台人形机器人矩阵,再到今年的60余款智能机器人、150余台人形机器人。

众多头部企业亮相,如智谱、阶跃星辰等人工智能企业,宇树科技、傅利叶等具身智能代表,燧原、摩尔线程等AI算力企业,以及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

二、投资热潮:签约项目亮眼,产业生态繁荣

在7月28日的闭幕式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31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超150亿元。大会期间,现场发布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60场项目路演,初创企业与投资人有效对接超2000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超1200人次,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160亿元。

这一投资热潮反映了AI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从创业公司的实践来看,AI公司正从提供链接的互联网公司向提供生产力的公司转变。MiniMax创始人兼CEO闫俊杰在主论坛演讲时表示,模型正从模仿人类标注走向学习专家解题过程,并进入Multi - Agent协作阶段。他判断AI不会被少数人垄断,而是因模型差异性、系统多样性与开源生态走向普惠。

“AI六小龙”中,阶跃星辰、MiniMax、智谱AI与月之暗面四家公司参展,未参展的百川智能与零一万物转向医疗垂类与企业服务,呈现多元发展趋势,这也印证了AI产业从单纯的“参数竞赛”转向更注重实际价值创造的新阶段。

三、技术转型:从参数竞赛到生产力落地

深度学习泰斗Geoffrey Hinton在主论坛上提出“人类智能是否可被模拟”的终极问题,拉开了一场横跨哲学追问、技术演进、治理框架与人才梯队的AI多维对话。他直言大语言模型理解语言的方式如同“多维度乐高积木”,推动全球AI产业从单纯的“参数竞赛”转向更注重实际价值创造的新阶段。

这一转型趋势在创业者的实践中得到印证。AI公司正将模型应用于内容生成、科研助理与多智能体协同等领域,从模仿人类标注走向学习专家解题过程,并进入Multi - Agent协作阶段。这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也为AI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上海高地: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在7月26日的开幕式上,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这体现了中方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决心,也为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上海依托开放胸怀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与海内外优质人才,正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闭幕式上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将在浦东张江和徐汇北杨建设低成本、高智力密度的世界级垂类应用创新集聚高地,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培育人工智能自主生态。同时,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总规模30亿元,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金融赋能体系。

中国移动揭牌AI + 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智云上海”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

WAIC2025的闭幕,不仅是一次盛会的结束,更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全球顶尖智慧的汇聚、投资热潮的涌动、技术的转型以及上海高地的建设,都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者:富联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富联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