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慢了一拍
日期:2025-08-09 12:35:31 / 人气:61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本被寄予厚望带来数字货币革命,然而现实却使市场情绪大幅降温,香港稳定币的发展似乎慢了一拍。
牌照发放不及预期
申请门槛严苛
香港监管机构虽未禁止非香港机构(包括内地企业)申请稳定币牌照,但内地企业除需符合香港监管要求外,还必须获得内地相关部门许可,尤其是涉及跨境数据流动时要通过内地数据安全审批。这使得内地企业如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巨头难以进入首批获批名单,最终获批的主要是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和三大发钞银行。
牌照数量与发放时间
首批牌照数量极为有限,仅有个位数,远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数十家”规模,且发放时间推迟至2026年初。这一情况让市场认为香港举措过于保守,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香港稳定币前景渺茫”。
监管谨慎的背后原因
防范金融犯罪风险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监管层担忧若对稳定币发行监管不到位,发行人可能利用区块链技术绕开传统银行体系,出现洗钱和反洗钱(AML)漏洞等金融犯罪风险。稳定币的跨境特征会使风险更难控制,一旦出现问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声誉及在国际金融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将受严重损害。
严格身份识别与风险管理
为防止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香港监管要求稳定币发行公司必须“认清”每一个用户的真实身份,追踪用户用稳定币的所有操作,辨别用户是否用VPN及阻止“想躲藏身份”或“非法跨境交易”的人使用稳定币。内地企业用户大多无法合法使用香港稳定币,且互联网平台难以满足高额准备金和资金安全保障要求,而香港传统金融机构和发钞银行拥有发钞权、深厚合规能力及丰富金融运营经验,更容易满足监管标准。

香港稳定币的模式特点
强调合规安全
香港传统金融机构发行稳定币要求所有交易实名且可追溯,虽技术上采用区块链支持,但从监管和合规角度看,与传统“去中心化”稳定币有本质区别。这种模式下的稳定币强调“合规、安全、透明”和“受监管”,背后有真实的法币(港元、美元、人民币等)储备支持,承担“支付媒介”功能,更接近“数字法币的电子代币”或者“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延伸形式。
与数字人民币对比
数字人民币目前主要是电子钱包,替代部分现金和卡片,但要成为全球大宗贸易结算的“国际货币”,还需解决技术、监管和市场等难题,如跨境支付系统配合、各国规则差异、外汇管控等。香港稳定币采取介于传统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之间的模式,既能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市场稳定,又试图在数字货币领域争夺未来货币的主导权。
香港稳定币面临的挑战
安全与创新的平衡
香港对稳定币的严格监管虽被视为过于保守,但强调了安全。然而,高门槛限制了大量潜在参与者,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平台难以满足严格合规和资本要求,严格实名制及禁止VPN等规制也牺牲了一定的隐私和灵活性,导致用户规模受限。
与美元稳定币竞争
美元稳定币已成为全球跨境支付、链上交易和部分贸易中的主流数字结算工具,全球95%以上的主流稳定币锚定美元。USDT等美元稳定币因市场成熟、体量大和使用广泛,在流动性和普及度上具有明显优势,香港稳定币与之相比更难抗衡。
总体而言,香港对稳定币的严格监管虽看似保守,但却是为保障安全而做出的转变。不过,在安全优先的模式下,香港稳定币面临着参与者受限、市场竞争等挑战,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作者:富联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璀璨悬念:C 罗天价钻戒定情乔治...08-19
- 丞磊5部待播剧前瞻:古装甜宠与多...08-19
- 59岁李若彤生日谈人生:状态至上...08-19
- 王星越《定风波》七大诡案太惨烈...08-19
案例展示 Case
- 富联娱乐VIP反水制度02-23
- 富联娱乐lite版超方便02-23
- 富联娱乐06-05
- 富联娱乐登录06-05
- 富联娱乐注册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