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新碟口碑翻车,朱祖儿言论引众怒

日期:2025-08-30 22:09:20 / 人气:7



陈奕迅“Fear And Dreams巡回演唱会”推出的CD和蓝光碟遭遇了口碑滑铁卢,这一事件引发了粉丝的强烈不满和广泛争议。

新碟口碑崩塌,粉丝吐槽连连

新碟上市后,粉丝们并不买账,纷纷吐槽CD实体质量差、封面不好看,收音和混音不理想,甚至连演唱会视频剪辑也饱受诟病。然而,EASON方面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些问题,既不认错、不道歉,也没有想过采取挽救措施,而是直接甩出一条近14分钟的视频,让演唱会创意总监朱祖儿出来回应歌迷。

朱祖儿回应惹众怒

傲慢态度与踩踏同行

朱祖儿在视频中全程坐在固定机位前,以傲慢的态度反驳和辩解。他先拍老板马屁,认为在人人听流媒体的时代,陈奕迅还花钱出CD很伟大,坚持传统,还提及黑胶复潮。他甚至踩踏同行,强调《get a life》和《DUO》不是他做的,还吐槽《DUO》的封面丑。但《DUO》的录制音质实际上比这次好很多,这种贬低同行来抬高自己的行为,让粉丝们难以接受。

音质问题的不当归因

朱祖儿坚持认为粉丝说音质不好、混音差是因为听音乐的设备不行,觉得大家用手机听、手机看才会体验差,而他在公司用B&O的音箱、大银幕等设备。这种观点是对内地歌迷的极大不尊重,是一种地域歧视。以作者本人为例,先后使用三套高端系统听专辑,不相信朱祖儿的设备会比自己的更好。而且B&O不过是音箱里的奢侈品牌,声音素质难评,远比不上B&W,专业人士应该用真力、芬兰之声这一类的监听音箱。同时,现在的手机和专业的播放器在解码能力上差距不大,很大一部分差别还是在耳机上,朱祖儿根本无法确定歌迷们都是用蓝牙或廉价耳机。

区分内地和香港歌迷的潜在歧视

朱祖儿用简体字来区分内地和香港歌迷,潜在意思是瞧不太上内地歌迷,认为中国香港歌迷(写繁体字)很忠诚,没有抱怨。早在《DUO》的时候,陈奕迅就曾被质疑内地演出和香港演出的品质、曲目以及个人投入会有差别,此次巡回好不容易挽回一点口碑,内地演唱会虽然没有多达十几首的安可,但至少没有表现出敷衍和不用心,朱祖儿的这种表达,无疑会把老板置于尴尬的境地。

新碟本身问题重重

曲目设计缺乏诚意

CD和线上发行曲目一致,分为两张,每张15首歌,一共30首歌。对于演唱会的碟,粉丝们更注重现场感,特别是看过某一场或几场的歌迷,最想要的是没听过的场次的随机选择的安可曲目。但新碟只给30首歌,缺少诚意,与张学友出的碟收录的曲目数量相比,差距明显,让人不禁怀疑是否着急赚钱,尾场来不及混音只能放弃。

录音质量问题

录音质量方面问题突出。首先,录制肯定存在问题,百分百有问题。《2001太空漫游》和后面的曲目混音水平大相径庭,《2001太空漫游》乐器多、信息量大,完全没有层次感,听起来耳朵难受,录制素质明显有差距,到后面《黑夜不再来》时,配乐近乎没有,只突出人声时整体素质才有很大提升。《人神斗》也存在和《2001太空漫游》一样的问题,声音粗糙得快起毛边。不过,后面的曲目录音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至少水平不会输于《DUO》。

陈奕迅嗓音状态下滑

陈奕迅现场表现非常棒,体验也很好,这次巡回可以说是他唱功大成的一轮,是近十几年来最好的状态。但听到《当这地球没有花》时就会发现不对劲,与22年前的《Third Encounter Live》现场表演相比,这次鼻音重,嗓音粗糙到快有了毛边。混音人声非常靠前,暴露了嗓音的短板,这和歌神张学友近几轮演唱会的CD类似,原因在于他们都年龄大了,嗓子老了,没有了当年的状态。不过,陈奕迅比张学友年轻一些,嗓音质感还在,当听到第12首《黑夜不再来》时,开始适应并觉得这种声线非常好听。朱祖儿说用好设备才能欣赏到陈奕迅声音里的细节有一定道理,但新碟存在的诸多问题,让粉丝们难以接受。

陈奕迅新碟口碑翻车,朱祖儿的傲慢回应和不当言论更是火上浇油,不仅伤害了内地歌迷的感情,也对陈奕迅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新碟本身在曲目设计和录音质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陈奕迅团队认真反思和改进。

作者:富联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富联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