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终结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关键技术突破
日期:2025-07-04 14:38:01 / 人气:9

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即将成为历史。随着固态电池技术进入关键发展阶段,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等企业已实现60Ah车规级电芯下线,能量密度达350 - 400Wh/kg,充电倍率1C,循环寿命1000次,量产节奏较预期提前半年。预计2026年将进入车企全固态路试密集期,一场由固态电池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加速到来。
一、固态电池:重新定义电动汽车的“心脏”
技术原理:从液态到固态的跨越
固态电池通过用固态电解质完全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液态电解液和隔膜,实现了锂离子传导方式的革新。这一变革带来了三大核心优势:
安全性提升: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泄漏风险,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热失控引发的起火爆炸问题,尤其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
能量密度飞跃:同等体积下,固态电池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充电一次可行驶1000公里,彻底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环境适应性增强: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 - 40℃至150℃,即使在极端低温下也能稳定放电,解决了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的痛点。
发展阶段: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的渐进路径
依据电解液质量含量,电池可分为液态(25wt%)、半固态(5 - 10wt%)、准固态(0 - 5wt%)和全固态(0wt%)四大类。由于全固态电池界面问题技术难度大,短期难以突破,中国企业优先布局半固态技术,逐步过渡至全固态。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企业已率先实现半固态量产装车,而日韩企业则选择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
二、固态电池产业链增量机会
正极材料:高镍化与高电压化趋势
固态电池追求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正加速向高镍三元正极、富锂锰基正极、LMNO正极等方向迭代。其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发展较为成熟,预计是中短期主要增量。制造工艺上,高压实技术成为趋势,以提升体积能量密度。
负极材料:硅碳负极与锂金属负极的接力
中短期内,硅碳负极将成为主要增量。硅具备4200mAh/g的高克容量,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其高膨胀性,目前主要以硅碳负极掺混石墨的形式使用,已发展至第三代CVD气相硅碳技术。长期来看,锂金属负极凭借3860mAh/g的超高克容量和 - 3.04V的极低电势,被视为负极材料的终极方向。尽管面临锂枝晶问题和体积变化挑战,但改良方案的研究正在加速推进。
固态电解质:从0到1的增量市场
半固态电池以隔膜涂覆、原位聚合、极片固化等技术为主,固态电解质以氧化物和聚合物体系为主;全固态电池则以硫化物体系为主。全固态量产的核心难点在于改善固 - 固界面接触,以提升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此外,固态电解质原材料中,硫化锂和锂金属负极价值量较高。硫化锂是量产降本的关键,众多企业已布局该领域;锂金属负极则需突破产品减薄和平整的技术壁垒,蒸镀PVD技术有望推动其产业化。
三、固态电池投资机会分析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装车先行者
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布的“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197Ah方形电芯设计,能量密度超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235Wh/kg,搭载新能源车可实现1000km续航里程,应用场景覆盖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该产品已完成超5家客户电芯送样测试与超4家客户上车测试,“001”号样车总里程已超1万公里。此外,公司硫化物“金石”全固态电池电芯与电池能量密度分别达350/280Wh/kg,已开始装车路测。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规划12GWh“G垣”准固态电池产能,首条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完成建设,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产品良品率超90%,并全面启动第一代2GWh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设计工作。
宏工科技: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供应商
宏工科技作为国内电池材料生产设备的头部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快速崛起。全固态电池中,硫化物电解质对极性有机溶剂敏感,金属锂负极易与溶剂反应,干法电极工艺成为未来趋势。宏工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干法电极前段工艺设备的研发,其与深圳清研电子合资成立的“清研宏工”联合开发的混合均质一体机,成功突破PTFE材料的均质化与纤维化处理难题。公司提前3年布局全自动化设备,产品性能行业领先,已深度渗透清陶能源、辉能科技、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应链,其中清陶能源1GWh固态电池产线中,宏工设备占比超30%。
天奈科技:固态电池材料国产化先锋
固态电池对碳纳米管导电剂有强烈需求。碳纳米管凭借高电导率和比表面积大的特性,能显著降低电池内阻,优化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适配固态电池对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需求。仅需添加0.1% - 0.5%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即可构建高效离子通道,提升倍率性能。此外,碳纳米管可修饰电极与固态电解质的接触界面,降低界面阻抗。天奈科技自2007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碳纳米管的推广应用,2023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6.7%,居行业首位。根据高工锂电预测,半固态电池导电剂需求将大幅提升至70 - 120吨每GWh,较液态电池增长超3倍。按照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614.1GWh测算,导电剂市场需求约4.3 - 7.4万吨。天奈科技规划项目“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为国内首次实现百吨级规模化量产单壁碳纳米管,将极大填补国内需求缺口,推动该领域国产化进程。
结语
固态电池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能量密度的飞跃到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它将为电动汽车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国轩高科等企业在装车应用上的突破,宏工科技等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创新,以及天奈科技等材料企业的国产化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这场技术变革不仅将终结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更将重塑全球能源存储与交通出行格局,开启一个全新的绿色出行时代。
作者:富联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片酬暴涨十倍,“短剧造星” 造福...07-04
- 华尔街上半年预测集体“翻车”:...07-04
- 固态电池:终结电动汽车“里程焦...07-04
- 香港商铺结业潮远比想象中严重07-04
案例展示 Case
- 富联娱乐VIP反水制度02-23
- 富联娱乐lite版超方便02-23
- 富联娱乐06-05
- 富联娱乐登录06-05
- 富联娱乐注册06-05